臺灣四十歲的男性中有20%受到重度雄性禿困擾,這是一種受到荷爾蒙影響的落髮問題。雄性禿與遺傳及男性賀爾蒙之間有緊密關係,毛囊受到「二氫睪固酮(DHT)」的影響,生成較細較容易脫落的毛髮,進而讓毛囊萎縮,造成永久性的脫髮。
無論那種治療方式,介入的時機與持續時間都相當重要。極早治療,持續治療才是對抗雄性禿的最佳方式。
雄性禿Male Pattern Hair Loss簡稱MPHL,其英文學名 Androgenetic Alopecia 直接翻譯便是「雄性基因禿」,直接挑明了雄性禿與遺傳及男性賀爾蒙之間的緊密關係。
從理論上來說,亞洲人雄性禿的機率低於白種人,不同國家的發生率也不同。以臺灣男性為例,四十歲的男性中約有20%受到重度雄性禿的困擾,而到了七十歲,則有50%的男性有嚴重雄性禿的症狀。
雄性禿的機制
由雄性禿的英文學名Androgenetic Alopecia 直接翻譯便是「雄性基因禿」,挑明了雄性禿與遺傳及男性賀爾蒙之間的緊密關係。其機轉是人體內的雄性賀爾蒙睪固酮(Testosterone),經過5α還原酵素的作用,轉化為二氫睪固酮(DHT)。
二氫睪固酮會與毛囊乳突上的雄性荷爾蒙接受器結合,影響頭髮蛋白質的合成,使之變細及掉落,進而影響毛囊也隨著萎縮。觀察雄性禿患者的頭髮,長度偏短,且往往呈現如驚嘆號般的鈍頭細尾的形狀。
男性雄性禿的模式
雄性禿是一種漸進的禿頭模式,早期徵兆是由前額髮際線開始退縮,尤其是前額兩側靠近顳部的頭髮,讓髮際線呈現M型。接著萎縮的是頭頂的毛髮,該區域呈現出稀疏而纖細的毛髮,也就是俗稱的「地中海禿」。
然而,患者的後枕部及兩側顳部的頭髮卻很少脫落。這是由於這兩處的毛囊對於雄性賀爾蒙的感受性較不敏銳,也不易受到影響。
因為禿頭的區域十分鮮明,因此雄性禿的英文才以「pattern」稱呼。除了由禿頭的區域來診斷外,毛髮變細、落髮變短,亦是判定雄性禿的指標。雄性禿於診斷上極易判斷,早期診斷,及早治療,才是挽回頭髮的唯一解決之道!